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党群工作 师资建设 教学工作 学术科研 招生工作 学生工作 院长信箱 下载中心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报告与材料研究前沿
请输入关键词:
 
江苏大学第三届海外高层次人才论坛---材料学院分论坛学术报告安排
发布日期:2017-12-25   浏览次数: 次

主讲

报告题目

工作/学习单位

时间

地点

白玮

生物响应性水凝胶与二维有机功能高分子

美国田纳西大学

2714:00

材料学院308报告厅

余春

钢在富CO2以及少量

SO2气氛中的高温腐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2714:30

朱冬冬

电催化尿素氧化以及二氧化碳还原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

2715:00

金尚彬

二维共价有机骨架材料:从结构设计到光电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

289:30

胡本慧

可控柔性界面在生物力学检测中的应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810:20

胡献峰

钢铁冶金研究

瑞典国家冶金研究院

2810:50

王博

基于无润滑高压铝压铸H13工具钢模具用

PVD图层的制备及中试研究

瑞士爱恩邦德涂层公司

2813:30

郑奇峰

基于高分子纳米复合气凝胶的能源存储与能源捕获器件的研究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

2814:00

邵庆国

基于离子液体电解液的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香港城市大学

2814:30


主讲简介(按报告顺序)


白玮2014年博士毕业于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化学专业。2014-2017年分别在美国麻省大学和田纳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专注于高分子及超分子材料制备中信号放大、维度控制等关键性能调控方法的研究,成果概要如下:1. 针对医疗诊断领域对简单高效的低成本检测方法的需求,利用生物大分子的特异超分子作用,创建一系列利用响应性水凝胶实现目视检测超低浓度生物大分子的方法、发现并阐明智能生物材料靶向识别过程中宏观响应性的深层次本质(JACS, 2013, 135, 6977Angewandte Chemie Int. Ed., 2014, 53, 2095)。获包括谭蔚泓院士、分子印迹学会主席,莱彻斯特大学的Michael J. Whitcombe教授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多次结合图例大幅评述。2. 近年来有机二维材料日渐引人关注但合成难度较大,其通过分子设计和精确自组装,发展了多种新型自剥离有机二维功能材料的高效合成方法、探索新型有机二维材料设计的指导原则,解决了维度调控和单层制备两大难题,实现了丙烯酸类单体受限空间自由基聚合制备二维聚合物(Angewandte Chemie Int. Ed., 2016, 55, 10707ACS Nano, 2017, DOI: 10.1021/acsnano. 7b03109Macromolecules, 2017, 50, 4292)。3. 研制了一系列易于制备,兼具高敏感度和量子产率的广谱力致变色材料,发现新的快速可逆力致变色体系。(Chem. Commun., 2016, 52, 9679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7, 9, 11874)。近5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2篇研究论文,包括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ACS Nano 1)、Macromolecules 2)等重要期刊。

 

余春2017年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9月至今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从事科研助理工作。博士阶段的研究领域主要涵盖金属材料的高温腐蚀,硕士课题为超轻镁锂合金的热加工与成型。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5篇,其中工程技术一区(Corrosion Science2篇,二区1篇,最高影响因子5.25,总影响因子14.88。参加国际会议2次,参加澳大利亚国内金属腐蚀防护会议3次,参加新南威尔士大学学术会议1次,均做学术报告。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学生全额奖学金,并且题目为“C. Yu, D. J. Young, J. Zhang, Corrosion behavior of ferritic Fe-Cr alloys in CO2-H2O-SO2 gases at 800°C ”的文章获得2016年澳大利亚腐蚀与防护学会年度最佳科研文章。硕士期间发表论文3篇,均为SCI检索。

 

朱冬冬,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博士生在读,化学工程专业。研究领域为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以及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包括电解水(HER&OER),二氧化碳还原,氮还原,尿素氧化,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先后在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Communication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no Energ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8篇,总被引用次数超过300次。

 

金尚彬2013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国家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分子科学研究所,构造分子科学专业。20132016年先后在日本国家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分子科学研究所和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有机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近五年来,在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一流期刊公开发表署名论文十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学术论文7篇,通讯作者3篇,其中SCI检索10篇,最高影响因子13.858,总影响因子78.65。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项目1项(排名第二)。申请发明专利2项(1项排名1,1项排名2)。

 

胡本慧2014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4年至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主要从事细胞迁移,伤口修复的机理研究以及抗菌材料,柔性智能贴片的设计与研发。目前以第1作者发表3SCI论文,其中包括2Advanced Materials (IF>19), 1Langmuir(IF>3)。另外以第2发明人获得了1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并有一项美国专利在申请中。目前担任Nanoscale等杂志审稿人。

 

胡献峰2016年博士毕业于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2014年至今,瑞典国家冶金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钢铁冶金技术(高炉炼钢技术及电弧炉炼钢技术)及从二次资源中提取贵重金属(包括钴,镍,钒,钨,钼等)技术研究。已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完成瑞典钢铁协会项目一项,完成欧盟项目三项(两项RFCS,一项Horizon2020);作为项目主要成员参与其它欧盟项目,瑞典国家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6项。目前发表论文11篇,其中国际SCI论文8篇(包括6篇以第1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作为第2和第3发明人获得了2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担任国际冶金期刊审稿人。博士论文获瑞典Bergforsk基金最佳博士论文(每年仅一人获奖)。主要的创新成果包括:1)首次采用固-固还原法实现铬的直接合金化,以生产含铬合金钢及含铬铁粉;2)首次采用大气μ子断层成像技术对高炉中物料3D成像进行研究。

 

王博201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专业。2016年至今,瑞士爱恩邦德涂层公司,项目经理。主要从事PVD/CVD/PACVD涂层的研发,专注于冶金材料学科表面工程。目前发表14SCI论文。研究成果受邀在TMSICMCTFSTLE等国际会议上做报告共计9次。目前担任国际著名应用物理杂志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审稿人。

 

郑奇峰201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材料学专业。2017年至今,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孔性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气凝胶在能源存储和能源捕获等领域的应用。近五年已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总影响因子达到62),包括Nano Energy, Nat. Commun., Adv. Funct. Mater., J. Mater. Chem. A,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等功能材料和能源领域的主流期刊,他引共600余次。目前还有两篇第一作者的文章已进入修改环节。另外已申请了5项美国专利,其中已经授权的有2项。从2015起就开始一直担任J. Mater. Chem. A,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RSC Adv.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此外,部分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邵庆国2015年毕业于日本筑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4月至20164月,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高级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碳材料,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锂电池等方向的研究开发工作,尤其是基于离子液体电解液的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参与多项海内外科研项目,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全部属于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其中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被引近千次。另外以第二发明人(导师第一)获得1项国际PCT专利,2项日本专利。

              

版权所有:bet36365体育在线live Copyright ?2013 www.chenhui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clxyyb@ujs.edu.cn  [ 教师登录 ]